來源:微博2025-04-15 14:21
在籃球的世界裏,控衛李曉勇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曾經以其獨特的得分與組織能力在CBA聯賽中熠熠生輝。他的三分球如刀割般鋒利,命中率之高讓無數老球迷仍然津津樂道。歷經11個賽季,他有8個賽季達到50%之上的命中率,而更為可貴的是,7個賽季的三分球命中率也高達40%。回顧1998-99賽季,李曉勇的投籃命中率高達55.6%,三分球的命中率更是觸及驚人的58.9%。即便在退役的那個賽季,他的命中率依舊保持在50.5%,三分中率也高達46.4%。
在那個人員密集、力量爭奪的年代,他僅僅身高1米89,卻能在場上保持如此高的投籃效率,實在讓人欽佩,也使人懷疑這些數據是否真的屬於那個時代。在采訪中,當被詢問為什麼三分球如此精準時,他淡然一笑:“這全靠苦練基本功。”當再問到為何如今的中國男籃難以湧現像96黃金一代那樣豐富多彩的球星時,李曉勇與許多前輩的觀點不謀而合:“首先,還是缺乏練習。球員們無法形成獨特的技術風格,根本原因在於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去磨練。當年我們每天訓練結束後,仍會私下繼續練習,競爭和拼搏成了我們的常態。籃球的基本功雖相似,但一旦練到登峰造極,便能將個人特色融匯貫通。”
談及現代CBA控衛的身體素質明顯增強,卻在國際賽場上卻顯得捉襟見肘,易有“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現象,李曉勇的回答頗具哲理:“這個問題要從球員習慣的打法來看。如果他們習慣用重拳擊倒對手,那就必然與用十個指頭戳人有天壤之別。”他的解釋意味深長:“重拳所指便是你的絕活。什麼是絕活呢?就是在所有人都知曉且防守透徹的情況下,依然能讓對手感到棘手,關鍵時刻依舊能制造出致命一擊。以往,我的三分球便是對手重視的防範對象,但通常在關鍵瞬間,他們卻無法抵擋。如今有些CBA球員似乎樣樣精通,實則在基本功上仍未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到了高強度的國際比賽中,指頭戳人顯然無濟於事,甚至無法輕松找到投籃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