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五星體育廣播2025-05-09 16:40
中國籃球協會昨日正式發布了《中國籃球協會入籍運動員管理辦法(試行)》。這一通知中,清晰地概述了入籍球員的選拔原則,強調了文化認同、血緣優先、總量控制以及能力導向等重要因素。
根據這份《管理辦法》,各職業籃球俱樂部和地方體育主管部門都可以主動向中國籃協遞交引進申請,表明其在招募入籍球員方面的重要性。同時,入籍球員的選用必須遵循文化認同優先、血緣關系考慮、總量控制和實際能力綜合評估這四項原則。此外,中國籃協還指出,政府體育部門和籃球俱樂部需承擔起對入籍球員的日常管理責任,包括開展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為他們制定中文學習計劃,幫助他們深入了解中國的歷史、社會動態,甚至 تعلم國家的國旗、國徽和國歌。
在中國籃球歷史上,首位入籍球員李凱爾其有中國血統,他的加盟曾經被當時的籃協主席姚明寄予厚望,認為血緣對於歸化球員非常重要。然而,盡管李凱爾在球隊中串聯能力出色,但未能有效解決中國男籃多年來面對的系列問題。2023年男籃世界杯上,中國男籃的表現不盡如人意,最終錯失了前往巴黎奧運會的機會,自那以後,李凱爾也未再為國家隊出戰。在新出臺的《管理辦法》中,盡管將“血緣優先”放在了重要位置,但實際上並不再強制要求有血緣關系,反而更加註重文化的認同,這似乎為那些非血緣歸化球員的引進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那麼,歸化球員是否會改變CBA的格局呢?雖然籃協為俱樂部的入籍操作松了綁,但在當前經濟形勢下,能夠承擔如此復雜操作的CBA俱樂部僅寥寥無幾。需要註意的是,在五人制的籃球比賽中,若增加一名歸化球員,按現行CBA規則,這支球隊實際上便可以在第四節使用“雙外援”,這將明顯提升球隊實力。如果某球隊成功引入歸化球員,其他爭奪冠軍的球隊可能不得不趕緊跟進,否則就將失去競爭力。
對於歸化球員的具體位置,中國男籃的主教練郭士強在采訪中也提到,他心目中符合要求的歸化球員應是一號或二號位的外線選手,能夠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切實解決問題。這樣一來,似乎一場以“文化為先”的新格局正在悄然醞釀中,而中國籃球的未來也隨之變得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