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球員需文化革新才能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來源:直播吧2025-05-19 22:32

在中國籃球界討論球員進軍NBA的可能性時,常常聽到“在CBA沒有統治力,別想NBA”的說法。這種觀點對即將參加2025年NBA選秀的楊瀚森而言也不例外。盡管他在最近的試訓中展現了超出預期的表現,但許多球迷對他的前景依然持懷疑態度,認為他在CBA的表現未達到頂尖。

這種“統治CBA才能挑戰NBA”的觀點來源於姚明的成功經歷,看似合理,卻忽視了NBA選秀的核心以及球員發展的本質。姚明在2001-02賽季的CBA中,場均34.5分和17.6個籃板的表現堪稱驚艷,並在總決賽中帶領球隊奪冠,這樣的統治力使他在2002年以狀元身份進入NBA,成為球迷心目中的“標準”。

然而,我們應清楚,這種統治力只是姚明成功的結果,而非其他球員的必經之路。大多數能進入NBA的國際球員,在參選前並不一定在本土聯賽中展現出絕對的統治力,他們更可能具有潛力、年輕性和某些獨特的技術特征。

此外,NBA對國際球員的定位與本土聯賽截然不同,要求球員在當地聯賽具備統治力的邏輯也忽視了這一點。NBA的選秀更關註的是天賦和未來發展,年輕球員的成長潛力以及他們在NBA和其他聯賽的適應能力都是重點。

在全球範圍內,許多國際球員在NBA選秀之前並沒有出色的表現,卻因NBA優質的培養機制得以蛻變。以字母哥為例,他在被選中的前一年,仍在希臘乙級聯賽中,數據並不亮眼,但雄鹿看到了他的潛力,並最終將其培養成超級巨星。

對於楊瀚森來說,即使他在NBA初期可能面對更多挑戰,但與其在CBA進行低水平競爭,倒不如提前接受更高水平的比賽和訓練,這將有助於其技術的加速叠代。

總之,中國籃球應當摒棄“唯數據論”,鼓勵球員早日接觸更高層次的聯賽。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球化的競爭中重新獲得希望。楊瀚森身上承載了太多中國球迷的期待,而這份挑戰精神則是中國籃球最為寶貴的財富。在追夢的道路上,每位球員的努力都在為中國籃球的未來奠定基礎,盡管成功者少之又少,但堅持與勇氣本身就已經具有了不可替代的意義。

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