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博2025-07-28 00:28
在一場備受關註的熱身賽中,中國男籃如同一支精銳部隊,以90-70的比分橫掃波黑男籃,宛如一場“初代遊戲”對抗“新手村”的表演。賽後,主教練郭士強頗有風度地接受了記者的“審訊”,並對球隊的狀態發表了“深刻”的見解。
談及球隊的磨合,郭士強所謂的“磨合良好”,其實就像是在誇贊一輛老舊的汽車依然能發動。他強調,球隊在北京的三周訓練後,前往歐洲的“艱苦”比賽,以及國內的四場熱身賽,似乎是證明了他們的“團結”。不過,我懷疑這真的是球隊的磨合,還是只是掩飾他們能力不足的借口?
而當記者問及球隊投籃的進步時,郭士強則如同一位教師在總結課本知識,他指出罰籃的練習相對“嚴謹”,這讓我想起了小學時老師強調的一句話:“要多練習,才能提高”。不過,說真的,投籃果斷性真的能彌補技術不足嗎?在場上的那種“堅決”,似乎只是讓球員心領神會的一個詞,不見得能讓投籃的軌跡更穩。
至於內線輪換的問題,郭士強的“苦口婆心”讓我想起那個老掉牙的故事:一個沙漠中的旅人,找不到水源,只能靠團隊的“凝聚力”來生存。傷病不斷,人員稀少的他,無奈之下拼湊起的內線防線,恐怕就是一種“無米之炊”吧。他口中的“分擔”,恐怕外線球員也傷不起啊,如何能承擔更多的責任,推上去的壓力能否比防守更重?
總之,郭士強的發言就像是一場體育精神的宣講,充滿了修辭卻少了一些實質。中國男籃的未來,任重道遠,這條路上還有很多坎坷要闖。而我們只希望,他們的“磨合”真的能夠在賽場上展現出那份配合,而不是掩蓋更深層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