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體壇周報2025-01-10 22:39
1月9日,中國足球協會的第十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召開,萬眾矚目的是那個傳說中的中足聯終於要在狼煙四起的中國足壇名正言順地“降臨”了。就連《體壇周報》的傅亞雨評論員都忍不住對此抒懷,期盼著中足聯能真真正正成為聯賽和俱樂部的代言人。然而,這樣的期待,恐怕是像在沙漠中找水,欲求美好終究只是遙不可及的幻影。
無可否認,這是一場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中國足球管理模式的革命,理應引起群眾的熱情沸騰。可話說回來,中國足協的利潤來源恰恰是他們現在要剁手割舍掉的那塊“美味”。雖然他們依然持有36%的股份,名義上還是職業聯賽的大股東,然而,從足協那份透露出深情不舍的公告中,不難看出,他們急於推進所稱的“管辦分離”,但這對於原本就不清晰的“管”與“辦”的關系來說,簡直是一個煎餅果子的做法——上面是餅下面是果子,卻沒有誰知道該怎麼吃。
面對新鮮事物,冷嘲熱諷再恰當不過了,因為我們都知道,足協從歷史的舞臺上走來,努力脫離體育系統,然而“人馬兩塊牌子”的過往是多麼深刻。但真的放手讓他們掌控一切,難道不是開玩笑嗎?往昔的“脫鉤不脫離”如今已不復存在,留下的是堂而皇之的“期盼改革”的新模式,足協不過是一個可憐的執行者,依舊強撐著職業聯賽管理者的名號,真讓人捧腹大笑。
然而,理想與現實總是相對立的,職業聯賽的徹底脫離並不意味著俱樂部們會得到真正的自主權,那不過是換了個照顧自己的新婆婆罷了。試圖讓參與者完全自主管理這種想法,無疑是天方夜譚。因此我們只能靜觀其變,暫時無法下結論。希望這個神秘的中足聯能夠真正為職業聯賽和俱樂部的利益而戰,弄清楚自身的定位、價值與作用,別再一味停留在空想中,真能帶著切實可行的措施,讓這個病懨懨的職業聯賽朝著健康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