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封面新聞2025-02-12 16:20
2月12日訊,國安U19球員郭嘉璇在參加北京足協組織的西班牙集訓時,不幸遭遇意外,現已被當地醫院診斷為腦死亡,這一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註。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的主治醫師龔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腦死亡”的相關認定標準進行了詳細解讀。
龔敏指出,世界各國對腦死亡的法律界定和標準是有所不同的。郭嘉璇在西班牙被確診腦死亡後,根據當地法律將進行屍檢,但其父親抵達西班牙後希望將其轉回國內救治。龔敏表示,腦死亡患者的轉運風險極高,不僅在醫學上面臨諸多挑戰,還涉及法律和倫理的復雜問題。他強調,轉運不會改善腦死亡這一不可逆的狀態,反而可能增添額外的風險。這種情況下的運輸需要專業的醫療設備和團隊,並且還要提前與航空公司進行協調。此外,關於轉運的許可和相關文件的辦理也非常繁瑣,涉及到不同國家的法律和醫療標準。
關於腦死亡的醫學定義,龔敏解釋到,腦死亡是指包括大腦、小腦以及腦幹在內的全腦功能不可逆地喪失。此時患者雖然可能通過醫療設備維持心跳和呼吸,但已徹底失去意識及自主呼吸能力。腦死亡患者對於外部刺激毫無反應,呼吸完全依賴於呼吸機,且多項神經反射已消失,腦電活動亦完全終止。在醫學領域,腦死亡是判斷死亡的重要依據,且患者沒有生還的可能性。
那麼,為什麼郭嘉璇在鏟球時受到頭部撞擊後會導致腦死亡呢?龔敏表示,當頭部受到外力撞擊時,腦組織可能出現挫傷、出血等現象,這樣的損傷可能會影響到關鍵的腦幹,最終導致呼吸和心跳的中樞功能喪失,造成患者立即死亡。同時,顱內出血的情況也可能進一步引發腦死亡,撞擊引起的血腫會導致顱內壓增加,最終可能損傷腦幹,造成不可逆的後果。
除此之外,龔敏也提到,極端的撞擊力量還可能影響心臟,致使呼吸或心跳驟停,從而導致腦組織缺氧。因為腦組織對氧氣的需求極為敏感,若缺氧超過4至6分鐘,將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損傷還可能造成腦內神經纖維的廣泛斷裂,形成彌漫性軸索損傷,這類傷害通常伴隨嚴重昏迷且難以恢復。同時,外部損傷如血氣胸等也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若處理不當,則可能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