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直播吧2025-02-21 12:26
在昆明的海埂基地,中國足協最近組織的2025年度亞足聯B級教練員培訓班終於到了尾聲,真可謂是“新瓶裝舊酒”,不過酒的味道倒是有些不一樣。這次的培訓班竟然采用了全新的課件,由亞足聯的職業教練講師拉爾斯帶隊,似乎是想通過一種“高大上的”方式來提升教練們的執教能力。可是我在想,這真的能成為中國足球的救世主嗎?
花了16天,23位學員都是來自基層的女足小教練,我們不能不佩服這個“難得”的機會,以及中國足協的“良心”,竟然給這些收入不高的基層教練減免培訓費。這似乎是對他們的一種特殊“關愛”,但我想,如果說真正想幫助他們,那早不早些行動才行呢?
例如,廣州市的陳子琳,這位之前踢過全運會的教練,表示這次培訓機會讓她倍感珍惜,還強調培訓費的減免讓她感激不已。可我更想知道的是,除了感激,你能學到什麼?老師們教的那些實戰技巧和理論真的能轉化為實際的能力嗎?
朱雲的感受更是耐人尋味,他說新課件裏減少了大量文字,代之以視頻和圖片,聽上去無疑是為這些年輕教練們“量身定制”。可是,之前的理論課也沒讓他覺得有多無聊,現在連腦子都跟著“累”了,難道這是給教練員開了個盲盒,要他們隨時保持高度專註?我猜不少人可能會在這種“真實”的訓練中陷入疲憊狀態。
作為講師的拉爾斯也許是想要傳達一個理念:解決具體問題並不是最重要的,教會隊員基本原則才是王道。可正如一個笑話所說的那樣,教會人如何釣魚可不如直接給他們魚。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教育哲學”,但在中國足球這樣復雜的環境中,這能行嗎?
至於那些被總結為“七字箴言”的秘訣,聽上去似乎是個簡單明了的辦法,但是真正能讓教練們吸取到其中內涵的又有多少呢?這種通過漫畫授課的方式還真有點幼稚,不過既然家長反饋他們的小孩“茅塞頓開”,那大概也算是一個小的成就了。
中國足協主席宋凱對這份新課件贊不絕口,稱它為“技術為王”的一部分,然而在我看來,這種“技術為王”的說法似乎太過理想化了。如果中國足球真想要走出低谷,單靠這些所謂的革命性課件和口號恐怕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