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信2025-03-31 12:36
在3月的18強賽中,中國國家足球隊遭遇兩連敗,主帥伊萬科維奇在賽後強調了國腳在聯賽中出勤率不足的問題。《足球報》的統計數據進一步印證了這一現象。
在本月的18強賽中,中國隊的集訓名單原本有34名國腳。然而,在上周末的中超第3輪比賽中,僅有17人獲得首發機會,另外10人替補出場,整體出場率為79.4%。其中,有7名國腳並未獲得出場時間。在首發的17名國腳中,有12人完成全場比賽,而未出場的7人中,4人被列入比賽名單但坐在替補席,3人因傷缺席。34名國腳在本輪中超的總出場時間為1647分鐘,平均每人僅48.4分鐘。雖然國腳們參與了6場中超比賽,共攻入30球,但他們的貢獻僅是4個進球,占總進球的13.3%。
針對國腳的出場表現,數據也顯示出明顯的“守強攻弱”趨勢。在4名門將中,全部首發並打滿全場,首發率達到100%;而12名後衛中,有7人首發,2人替補,首發率超過50%。反觀中場和前場,出場率明顯下滑,影響最為顯著。10名中場球員中只有4人首發,首發率為40%;8名前鋒更是僅有25%的首發率。
盡管出場時間有限,但一些年輕球員的表現令人矚目。本輪聯賽中,只有浙江隊的王鈺棟打入一球並間接導致對方烏龍,而李源一和徐彬則貢獻了3次助攻。在國足的門將位置上,無論是主力王大雷還是替補顏駿淩,都在單場比賽中失了3球。
在兩場18強賽中出場的國腳表現更加突出。在這場比賽中,只有王大雷、李磊、蔣聖龍及王上源等少數字的球員在隨後的聯賽中首發,其他大多數出場球員未能延續狀態。尤其是部分因傷缺席的球員,他們的缺陣對球隊的整體戰術布局造成了影響。
年輕球員的崛起為未來的國足註入了希望。在34人集訓名單中,25歲以下的“00後”國腳有11人,占比顯著。球隊的中後場如蔣聖龍、王鈺棟等年輕球員均在聯賽中得到了更多的出場機會,體現了年輕一代的潛力與上升空間。
整體來看,國腳在聯賽中的出場時間與位置選擇密切相關,中前場球員的出場時間被外援擠占的現象普遍存在。這使得國足鋒線主將張玉寧在俱樂部的出場時間受到限制,面臨激烈的競爭。
此外,中生代和老隊員在聯賽中的出場情況不盡如人意,傷病問題也給球隊帶來了挑戰。整體而言,國足的表現亟需改善,球員們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必須抓住每一個出場機會,以提升個人和團隊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