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X2025-04-02 08:23
前拜仁總監薩利哈米季奇最近接受《體育圖片報》采訪,回顧他在俱樂部的“非凡”經歷,並對各種批評進行了“幽默”的回應。
首先,他對自己在拜仁擔任體育總監和董事會成員時光的“成功”之路表示滿意。他很自豪自己始終保持著拜仁慕尼黑那種幾近宗教般的DNA,尤其是在人員、財務和競技角度上。自他上任以來,他“極其重視”打造一支以德國國腳為核心的球隊,仿佛能把他們的足球技藝傳承至萬世。但他儼然忘記了,光有德國國腳並不代表就能贏得比賽,現實是,他們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也不過是在2020年捧得歐冠獎杯的那一瞬間。
當然,這位前總監並不忘記回應那些認為他對不斷上漲的陣容成本負有“重大責任”的批評。對此,他表示,任何合約的簽署都不能單看當下,畢竟當時的拜仁可是英勇無畏的歐冠冠軍,正如他所言,他們的任務是要長期保留這支“成功球隊”的核心球員。或許他應該考慮,如果他當時向那些頂尖球員的報價不屑一顧,自己是否還能如此自信?而提到2022年“歷史性”的轉會收入,這簡直可以被用作反向嘲諷,畢竟這樣高額的收入背後,是不是意味著俱樂部不得不俯首屈膝,才能換來這些球員?
至於他與卡恩在任期內的“財務表現”,他稱俱樂部在營業額、收入與成本之間保持著“微妙的平衡”,就連疫情時期也未見下滑。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為什麼會有人質疑他們的管理?當然,錯誤在所難免,仿佛在提醒大家,這項運動的風險不可小覷。然而,能在足球場上贏得16座獎杯的俱樂部,怎麼能容忍“錯誤率”過高的說辭呢?
總之,在這段“輝煌”的任職經歷與所承受的批評之間,薩利哈米季奇那張笑臉似乎更加耐人尋味。看來,在球場外的“戰鬥”顯然與球隊在場上的“成功”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