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都靈體育報2025-04-02 12:47
在最近的“並購大會”上,國際米蘭主席朱塞佩·馬洛塔談到意甲的現狀時,順便給意大利的行政程序加了一劑猛藥。聽他說,過去十年歐洲建了153座新球場,而意大利僅有兩座,這不是在打臉意大利政府嗎?看來,意大利的審批流程令人望而卻步。當米蘭雙雄合力提交梅阿查球場收購方案時,居然還只等了15天,就有人忍不住向檢察院告狀,導致項目擱淺。他直言:“我們願意砸錢投資,可文化遺產保護部門的謹慎態度,再加上那條冗長的審批鏈,真是雙重阻礙啊。”馬洛塔似乎在勸告這些“保護者”們,快動動手腳,別逼投資者失去耐心。
再說說俱樂部的外資運作,馬洛塔狠狠贊美了一番。試想沒有那孔武有力的張康陽和橡樹資本,意大利足球豈不是已經沈得不可救藥?他表示,現在意甲已經有8家美資俱樂部和11家外資控股,而2011年甚至全是本土資本。簡直就是“昔日輝煌已成往事”,像瓦雷塞老板博爾吉那樣又有情懷又有實力的本土企業家,恐怕一去不復返。現在的老板只會追問:“虧損多少?”再自掏腰包填補,就像是在玩紙牌而非足球。
談到與橡樹資本的合作,馬洛塔並沒有掩飾自己對於理智投入的期待。他強調現代足球的資金流動性,呼籲對球員薪資進行“理性”的調節。橡樹資本並不希望盲目註資,而是要註重可持續性,聽起來像是做生意,確實是樁聰明的買賣。他提到,雖然日常管理中會采用“數字化”監督,但在競技事務上卻是大包大攬,給管理層知道保留了一定的自主權,這真讓人感覺到職場裏的甩手掌櫃。
最後,馬洛塔談到了意大利足球的改革,表示要建立一個與歐洲接軌的“良性體系”,一邊保留本土特色,一邊提升競爭力。他豪言壯誌地指出,除了電視轉播權收益的增長,現代化球場帶來的收入革命才是關鍵。這暢想能否成真,恐怕得看意甲如何甩掉陳舊的束縛,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