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指出日本足球6至14歲基礎紮實 中國青訓偏重長傳戰術影響發展

來源:微博2025-07-26 10:36

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前國腳楊旭分享了他退役後的青訓之路以及對中日青訓差異的觀察。他通過深度剖析指出,選擇學習日本青訓體系的原因在於其方法和體系對於亞洲球員更為適用。他認為,日本青訓在基礎技術的培養方面非常紮實,特別是在孩子們6至14歲這個關鍵成長階段,他們的訓練內容極為細致入微,這將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楊旭提到,日本足球並沒有簡單地模仿其他強國的青訓,而是對各國的優缺點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明確知道如何將適合自身的部分吸收並加以應用。以訓練帶球為例,日本教練在U9年齡段強調以目的驅動的帶球訓練,確保孩子們不僅僅是在技術層面進行練習,而是要理解帶球最終是為了傳球或射門,這樣的訓練理念更具實用性。

對比之下,楊旭認為中國的青訓則過於強調科學訓練,而忽視了刻苦訓練的重要性。他指出,許多中國孩子在惡劣天氣下無法練習,導致他們的自主能力受限。同時,他提及日本孩子在訓練中的高強度適應性,讓他感受到中日青訓的明顯差距。

在談及青訓行業的待遇時,楊旭直言,青少年教練的薪資遠低於職業隊教練。他指出,青訓教練面對的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育人事業,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尤其是在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方面。他提到,日本許多青訓教練是誌願者,他們白天有各自的工作,晚上卻熱心於訓練孩子,僅僅是為了對足球的熱愛。

楊旭最後強調,日本足球在技術基礎上已達到成熟,普遍存在著先充分發展技術,後按戰術要求進行配合的理念。而中國的青訓卻往往過於急功近利,這樣的方式或許在短期內能取得成績,但卻會影響年輕球員未來的全面發展。

他呼籲,更多的家長和從業者應該關註孩子們的全面發展,堅定信念,從長遠角度投入青訓。楊旭的觀點直指中國足球發展的核心,唯有紮實基礎與耐心等待,方能迎來中國足球的未來。

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