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之間的薩基與巴喬之爭,有愛也有恨

來源:體壇網2024-07-21 08:26

當郭德綱爆紅之後,我們回首他之前的生活,才發現他在圈內所受的排擠、嘲諷和背叛,讓他把相聲界的黑暗一一道出。其中最傳世的名言就是:“只有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羨慕嫉妒恨。”這不僅適用於相聲界,也同樣適用於足球界。

薩基又一次再次出現,大肆表達他的不滿,充滿敵意地咆哮著。這讓我們重新思考郭氏的真諦。"我和裏皮的區別是,巴喬的點球沒有進。"乍一看,薩基好像已經發瘋了,但實際上,這是他壓抑已久的真實感受的宣泄。

只有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恨!為什麼2006年不是我的機會呢?

羨慕、嫉妒、恨!唉,為什麼他得到了這一切?

薩基所有的文章都不值一提,因為他的精華只集中在這句帶有私貨的話語之中。

當然,他必須知道這會引發全球九級地震般的反應。1994年的世界杯是足球歷史上最戲劇性、最感人的悲劇。沒有了巴喬,意大利根本無法進入決賽。在點球大戰中,巴雷西和桑托斯都沒射進,然而巴西卻三桿全中,而意大利的馬薩羅沒能射進,接下來輪到了巴喬。即使巴喬射中了,巴西還有第五個射手(貝貝托),也就是說巴西有備用的“格羅索”!

某種程度上,巴喬的衝天一射對他個人來說更有意義,即使未射中,他也是一個抗爭命運,獨力支撐全隊的不屈英雄。在最後的關頭倒下,親手結束了他努力的血性事業。這幅定格的畫面,衝天一射,如夏日驕陽下聳立的身影,沒有比這更扣人心弦和震撼人心的悲劇之美了。

如果巴喬射進了,無論貝貝托有沒有射中,巴喬的衝擊力都會大大削弱。

巴喬才是1994年世界杯的最大贏家,巴西贏得了世界杯,但巴喬贏得了全世界。

所以,薩基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沒有意義,甚至他的“戰術革命”也不例外。

而且,薩基不敢面對巴喬將他的“戰術革命”變成一場皇帝的新裝。1994年的意大利是巴喬,與“戰術革命”毫無關系。相反,薩基紙上談兵的“戰術”在美國將近50度的高溫下變得毫無用處。這讓他思考他的「革命」是一個空洞的泡沫。

1994年之後,薩基的教練生涯毫無可言,從1996年歐洲杯後,他徹底失敗了。事實證明,這位從未踢過足球的純粹理論家是一位糟糕的教練。他在AC米蘭的“戰術革命”幾乎沒有發揮作用,真正決定性的因素是老貝的財力,他為球隊引進了荷蘭的“三劍客”和意大利最出色的後衛。當然,有了出色的球員,自然會有好成績。之後的卡佩羅以保守的傳統意大利反擊戰術顛覆了薩基的“革命”,但是卻有著同樣出色的戰績。

薩基的恨,源自他的“戰術”被巴喬一人奪走了所有光芒,以及2006年意大利的進球。

至於他所寫的文章,“哎呀老兄,我沒責怪巴喬的意思啦,還要感謝巴喬呢,你們不知道當時我們是多麼艱難啊……”這只是暴露了他內心的軟弱。

無論如何,“區別是巴喬沒進,格羅索進了”是一個不顧常識的愚蠢言論,是一生中一直自怨自艾的表現。

薩基並不孤獨,因為確實有許多同行都對別人的成功感到羨慕、嫉妒和恨,只是很多人沒有薩基那樣的厚臉皮。比如,2006年的失敗者多梅內克,對意大利就有著赤裸裸的仇恨 - 他執教法國青年隊時,數次輸給意大利,2006年的決賽,齊達內失去理智被罰下場,特雷澤蓋射門偏出,最終格羅索的進球,讓他對意大利不能釋懷,這種情緒不僅僅限制在意大利身上,甚至波及到整個國家。他當然不敢像薩基一樣埋怨巴喬,只能將怨恨轉移到意大利。法國甚至不召集任何意甲球員參加2008年歐洲杯 - 除了最有資歷的維埃拉外,沒有意甲球員入選,但這並沒有阻止法國輸給意大利,最終被淘汰出局。

仇恨、羨慕、嫉妒和恨,這不會帶來成功。同行們無法阻止郭德綱一家獨紅,而薩基的小人心態永遠無法改變歷史。千年過去了,巴喬依然輝煌,而薩基只能活在自己的黑暗中。

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