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信2025-06-11 18:23
國足於6月11日結束了18強賽,最終排名第五。根據《中國新聞周刊》的報道,國足在前任主帥揚科維奇辭職後,選帥並沒有將焦點集中在伊萬科維奇身上。雖然伊萬科維奇最終受到青睞,但主要是因為其報價優勢,以及他在執教山東泰山獲得中超冠軍、帶領阿曼國家隊戰勝日本國家隊、和率領伊朗隊晉級世界杯等戰績。
然而伊萬科維奇上任後的表現並未得到球迷的認可。在他的首場比賽中,國足僅與新加坡戰平,而後在衝擊18強賽的過程中也是勉強擠入。尤其是在18強賽的第二場主場比賽中,國足以0比1不敵沙特,這讓業內對伊萬科維奇的評議達到高潮。媒體普遍報道中國足協曾考慮更換主帥的方案,但最終決定繼續信任伊萬科維奇。
回顧過去,國足也曾因“中途換帥”獲得過短暫的成功。2018年世界杯預選賽中,中國足協做出決定,換上意大利名帥裏皮,以取代當時戰績不佳的高洪波。盡管裏皮帶隊後在6場比賽中獲得11分,但國足最終仍未能晉級俄羅斯世界杯,且在之後的亞洲杯同樣遭遇失利,導致裏皮憤然辭職。
關於伊萬科維奇的接任者,外界觀點相持不下。有一種聲音認為應放棄東歐教練,認為他們對現代足球的理解已不夠先進,應該引進來自西歐足球國家、能夠挖掘年輕球員潛力且具備應變能力的教練來擔任國足的主帥。
一位中超俱樂部的工作人員近日表示,足協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選到條件與風格都適合國足的主教練。“預算緊張,要求多,因此選帥如同‘開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