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深入報道九家俱樂部向陳永亮行賄情況 耐克總監轉交100萬元賄款

來源:微博2025-07-14 22:27

在中國足球反腐風暴中,原足協高層陳永亮因受賄和行賄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4年,並處罰金220萬元,這是事件中引發廣泛關註的判決之一。陳永亮曾任中國足協常務副秘書長和國管部部長,自2023年1月被查起,他的腐敗行為逐漸浮出水面。這一系列事件背後,俱樂部和足協官員之間的利益交換,以及裁判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深刻影響了比賽的公正性。

俱樂部為了求得“特別照顧”,常常向足協官員行賄,而這些官員則通過操控裁判來影響比賽結果。例如,在2016年中超賽季中,某俱樂部因面臨降級,依靠中國足協原副主席於洪臣的關系,成功保住了自己的聯賽地位。這種情況在陳永亮案中同樣表現得淋漓盡致。

陳永亮在2015年到2017年期間,為了謀求更高職位,先後向於洪臣行賄,並成功打通了晉升渠道,從普通幹部一路升至領導崗位。值得註意的是,俱樂部們為保級所做的努力,使得多達9家俱樂部為此行賄,金額從20萬元到490萬元不等。

在比賽表現不佳時,俱樂部的總經理直接與陳永亮聯系,請求其影響裁判的判罰,確保比賽結果有利於球隊。而為了維護與裁判的良好關系,陳永亮甚至調整了裁判評優的權力結構,將職責從中國足協技術部移交至中超公司,這顯然增加了他在裁判選擇上的影響力。

在一些關鍵比賽中,陳永亮也會向裁判方面提供金錢,以確保比賽結果的順利進行。法院查明的案例顯示,2018年原河南建業俱樂部在向陳永亮行賄60萬元後,球隊得到了裁判的庇護,順利完成了保級任務。

除此之外,足協官員的幹預還體現在賽程調整上。俱樂部申請調整比賽時間後,通過陳永亮的審核,再得到高層同意,這一過程被確立為常規操作。除此之外,一些品牌商業公司也可能參與其中,出於維護商業利益的考慮,向陳永亮支付賄賂,以避免俱樂部降級對球員身價的負面影響。

隨著這些案例的曝光,中國足球的假球產業鏈逐漸顯露,深層次的問題需要引起足夠重視,保護比賽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是亟待解決的當務之急。

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